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,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、行业、企业、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
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,落实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,教育部制定了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(2010-2012年)》,从解决问题入手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。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积极行动:
首先,实施职业教育发展新战略。
一是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。各级政府明确职业教育各自的职责分工,协同配合,切实承担起统筹规划、合理布局、制度建设、经费保障、政策制定、管理监督和信息服务等政府职责。
二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。政府不仅要履行举办、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,而且更要履行鼓励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职责;完善鼓励政策,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,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;建立产教对话协作和校企一体办学机制。
三是突出职业教育的区域性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,加强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,促进农科教结合;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,推进城乡、区域合作,增强服务"三农"能力,加强涉农专业建设,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,开展进城务工人员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。
四是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。以制度建设为基础,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,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;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;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"双证书"制度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;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、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;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等,吸引更多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。
其次,开拓职业教育改革新领域。
一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。统筹职业教育发展、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体系建设,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。
二是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。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政府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,发挥教育、发改、财政、人社、工信等各部门的职能、管理和政策优势,统筹规划、综合协调、合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。
三是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、行业指导、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机制。探索建立政府、行业企业、社会等各方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成本分担机制。
四是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。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,密切与企业的联系,实行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、顶岗实习。加强实践教学,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。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。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,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、行业、企业、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。
五是创新职业教育改革载体。持续开展"产教对话",推进职业教育与国家重点产业,教育链与产业链、学校与企业融合发展。推进"校企一体",促进育人过程与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深度对接。
六是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制度。修订《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》;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、教职工编制标准、教师企业实践、集团化办学等制度;制定政府购买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