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蘑菇又名姬松茸,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,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中偏高温型,播种到出菇约35天左右,出菇集中,潮次分明,生产周期短,抗虫害能力强,生物效率可达74%,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。
一、基本的环境要求
1,形态特征
巴西菇菌盖淡褐色,直径3-15cm,厚度0.9-12cm,形、馒头形或平展。菌柄长3-5cm,粗1-2cm,表面白色,单生或群生。孢子椭圆形,印深褐色,菌丝白色。
2,培养基质
巴西蘑菇主要以农作物秸秆(如麦、稻草)、家畜粪便(如牛、马粪)为氮源。
3,温度要求
菌丝生长温度13-37度,适宜温度25-28度,子实体形成温度20-33度,适宜温度22-28度。
4,湿度要求
培养料含水量55%-65%,覆土含水量为60%-65%,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温度宜控制在85%-90%。
5,光照要求
菌丝阶段无光或暗光较好,子实体阶段间接散射光,光照强度一般在100-250lx。
6,空气需求
巴西菇属好气性,需要通风换气,保持菇房空气流通、新鲜。
7,酸碱度培养料
pH值一般在6.5-7.0较为适宜。
8,覆土要求
土质疏松、不板结,以大田或菜园土为好。
二,栽培技术要点
1,培养料配方
配方1:麦(稻)草67%,牛粪30%,磷肥1%,石膏粉1%,石灰1%,尿素0.2-0.3%,益富源菌菇生态宝0.5%。
配方2:麦(稻)草50%,牛粪47%,复合肥1%,石膏粉1%,石灰1%,尿素0.2-0.3%,益富源菌菇生态宝0.5%。
配方3:麦(稻)草70%,油渣20%,磷肥10%,尿素0.2-0.3%,益富源菌菇生态宝0.5%。
2,培养料的堆制。
(1)堆料
一般在巴西菇(姬松茸)播种前20天左右堆料。一般堆后第4天进行次翻堆,同时加入磷肥。次翻堆后4-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,加入石膏粉和碳酸钙。
(2)二次发酵
将培养料含水量调整到70%左右运至菇房或菇棚,上架或铺床,宽1米,长度6-7米左右,厚度约为15-20厘米左右,行距约10cm左右。
3,播种
二次发酵结束后,待料温降到25度以下进行播种,把菌种掰成甜枣大小,在培养料中挖深约10厘米的接种穴,每隔20厘米左右挖接种穴一个,播完1床在菌床表面再撒1层菌种,播完后,轻轻压一下,以免影响发菌,后盖上薄膜,用种量每平方为1.5-2瓶。
4,覆土
播种后10-15天,菌丝向接种穴四周蔓延生长3-5厘米时,用稻田土进行覆盖。覆土时将土调至半干半湿,抖入菌菇生态宝,一瓶可拌土1000斤,中间无白心,撒开为宜。pH值7.0-8.0,约呈碱性,再在培养料料面上喷一次细水,然后覆土,覆土厚度约3.3-3.5厘米。
5,出菇前管理
温度控制在20-27度,湿度保持在75%左右,料面保持湿润,当湿度达不到时,喷洒200倍左右的菌菇生态宝稀释液,可保湿并抑制有害病原菌,有利于菌丝生长,原基形成。
6,出菇后管理
正常情况下35-40天会出菇,此时揭去塑料薄膜进行喷水管理,喷水一定要轻喷勤喷,每天喷水2-3次,每次喷水量约500ml/平方米,一定要注意床面土层不能积水,慎防菇床表面积水过多下渗造成培养料腐烂。使土层水分含量在55%-65%, 空气相对湿度在85%-95%,如菇房菇床表面不干,生长正常,可以减少喷水或不喷水,并加强通风,使菇房空气保持新鲜潮湿。但忌直接向床面喷水,以免造成死菇,烂菇。
采菇结束后,整理菇床料面,2天后再喷水,为下潮出菇准备,逐批出菇和采收。
更多巴西菇(姬松茸)信息,欢迎联系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