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蛙(黑斑蛙)是重要的经济两栖动物,分布广,主要生活于农田耕作区,由于化肥的化学污染,城市的扩张,以及非法的过度捕捉, 目前该物种的种群生存现状令人堪忧。为了合理利用这一经济两栖动物资源,减少对自然种群的捕捉压力,我国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,并积累了相关经验, 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
农田卫士,滋补美味
食用青蛙通常指的是虎纹蛙、黑斑蛙等几种体型较大的蛙,其肉质细嫩, 味美可口, 营养价值高,是高蛋白、低脂肪的滋补食品,故有“水鸡”、“田鸡”的美称。青蛙又是农田害虫的天敌, 如1只黑斑蛙每天能捕食害虫7O多只,故称为“农田卫士”。
过度捕杀,数量陡降,生存状况堪忧
近年来,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青蛙因为其较高的食用价值,市场需求迅速上升。有人做过粗略调查,在青蛙活动旺季(5 - 8月),仅重庆地区青蛙每天“地下消费”量在5吨(约10万只)以上,四川成都约6吨以上,武汉夜市每天10万斤左右。
过度地非法捕食导致野生青蛙的数量直线下降,青蛙种群的生存状况十分令人堪忧。同时,自然界中的野生蛙体内寄生着一种曼氏裂头绦虫,极易危害人体健康。为了合理利用这一经济两栖动物资源,人工养殖青蛙势在必行。
高额利润,庞大需求,人工驯养遇阻
诸多种类的食用蛙中,野生青蛙由于肉质甜美、质地紧实其受欢迎程度远高于其它品种。加上数量稀少和法律保护,售价长期居高不下的野生青蛙每斤可卖到20-40元,高额的利润让很多有远见的人看准了野生青蛙养殖这一致富项目。然而,野生青蛙野性强,人工驯养难度高,活性饵料的问题难以解决,不少实力有限经验欠缺的养殖户。
由于青蛙市场目前主要依赖非法捕捉,因此供不应求,市场缺口很大,鲜活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,加工企业由于资源有限,无法 进行青蛙产品的深加工,导致加工技术落后,为此应进行大量人工养殖青蛙来满足加工企业的发展。
立体生态养殖,前景一片大好
公司采用新型生态立体养殖模式,以生态农业产业化为主体,建立起生产、推广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生态产业链。新繁殖的黑斑蛙品种,具有生长快,易饲养,病害少等优点,易管理、收益高,用工低而深受养殖户关注。目前主要经营项目:商品蛙,青蛙种苗,青蛙饲料,蛙油合作,商品蛙种苗销售及协助养殖户销售成品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