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孩子学会分享,既符合传统美德,重要的有助于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。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了,很多家长们跃跃欲试,老早就给孩子提出分享的要求。如果孩子没有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,自己的脸上总觉得挂不住,孩子咋就这么自私呢?这位家长请打住!您思考的路径可能是不对的。
“分享”的确是民族的传统美德,但并不适合5岁以下的儿童!孔融让梨给兄长说不定是怕挨揍呢!为什么这么说呢?
孩子大概在两岁左右产生自我意识,伴随而来的就是物权意识—这是我的,你不能碰!这并不是孩子自私,而是儿童通过占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来区分“自我”与“他人”。
从一对一的交换食物与玩具开始,孩子慢慢与其他孩子建立关系。孩子总想把家里吃的玩的带去幼儿园,乐此不疲的摆地摊,和人换这换那。这就是2岁到5岁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。
说一个案例,之前在麦克思汉堡餐厅用餐遇上的。餐厅正在举行一场亲子活动,小朋友们大都3岁左右的样子。其中一个小男孩想要一个小女孩手中的蓝色风车,小女孩不给。女孩妈妈非常严厉的说要懂得分享,小女孩不情愿。小男孩不开心,男孩妈妈也是尴尬无比。此时麦克思的亲子顾问赶过来,拿了一只粉色的风车交给那个男孩,引导他用粉色的风车与小女孩交换蓝色的风车。两个小孩开心的笑了,家长们也松了一口气,一场小小的风波就这样化解了。
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“我的”敏感期,案例中女孩妈妈强制分享等于是在教孩子“你也可以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”。孩子在被强迫的过程中并不能学会分享的真谛,反而感到恐慌。孩子会因保护不了自己东西感到无奈与痛苦。即便按照要求去做了,也是因为惧怕,并不是真正的分享。
如此说来,5岁以下的孩子就不用进行分享教育了。这种说法也不对!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并不是泾渭分明的,它具有阶段性的同时也有连续性。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,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。前一阶段总包含下一阶段某些特征的萌芽,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。培养分享意识不能操之过急,多一些耐心,多一些引导。在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,适当助推,让孩子慢慢长大。
对于5岁以下处于“自我”敏感期的孩子,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时,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
1.引导孩子通过交换的方式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友好的交流。
2.在交换中需要学到这些:别人的东西不能动!我可以决定我的东西怎么处理!我给的东西,别人可以不接受!
3.期望孩子做到的,家长先做到!为孩子创造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。
4.给孩子提供更多与同年龄孩子接触的机会。
5.带孩子一起参加群体类的亲子活动。
后提醒各位家长|!应该用自己的分享行为逐渐带动影响孩子!让孩子感受到分享是一件可以让双方都快乐的事情,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分享!如果孩子不把饼干分给其他人,有可能宝宝真的很饿啊!
麦克思 让孩子学会分享这件事很多父母都搞错了
郑州快餐外卖相关信息
2022-02-28
2021-04-19
2021-04-17
2021-03-19
2020-12-29
2020-12-17
2020-06-17
2020-05-22
2020-02-14
2020-02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