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的当年11月,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明确指出:“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,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,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。”
2016年3月,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正式发布,“推进‘一带一路’建设”成为其中专门一章。三年,蓝图由草创到一步步展开、一笔笔绘就。目前,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来,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、同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,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,以亚投行、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,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。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从无到有、由点及面,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。
“一带一路”东联亚太经济圈,西接欧洲经济圈,跨越高山深海,正在逐步构建世界上壮经济走廊。
沿线国家生态环境脆弱
但事实上,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在深化与沿线各国和地区在资源、能源、基础设施、产业项目以及金融等领域合作的同时,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生态环境问题。“从中国过去的对外投资与合作来看,环境问题一直是国际各方为关注的问题,生态环境问题如处理不当,将严重影响中国国家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。”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董战峰说。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不少国家作为人类活动比较集中和强烈的地区,同时不少国家的生态环境脆弱,这导致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各国的投资与合作面临较大生态环境风险。公开数据显示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国土面积不到世界40%,人口却占世界的70%以上,人口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半以上,如日本和印度人口密度分别达到了338人/平方公里和334人/平方公里。
除了是世界上自然资源的集中生产区外,地区年境内水资源量只有世界的35.7%,但年水资源开采量占世界的66.5%,同时使用了世界60%以上的化肥,因此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压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。研究发现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中有不少国家处于干旱、半干旱环境。其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。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但也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80%以上。
董战峰介绍,这一地区还排放了世界55%以上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。沿线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、发展方式粗放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单位GDP能耗、原木消耗、物质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上,单位GDP钢材消耗、水泥消耗、有色金属消耗、水耗、臭氧层消耗物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或2倍以上。
与此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不少国家和地区环境管理基础弱。有些沿线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基础信息和风险底数不清,环境监测监管、预警应急、管理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,环境风险预防预警和管控能力低。
撬动环保“走出去”新契机
那么,如何让一带一路披上绿装?环保部下属的中国—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近日对外发布了《“一带一路”生态环境蓝皮书-沿线重点国家生态环境状况报告(2015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该成果是环保部刚刚启动的“‘一带一路’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网站”的一部分内容。
对此,中国—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认为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,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、生态退化等多重挑战,加快转型、推动绿色发展的呼声不断增强,这为我国环保产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政策基础。
中国-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研究员国冬梅建议,加强“一带一路”环保顶层设计。具体而言,用3-5年时间,合作制订绿色丝绸之路规划和具体方案,建成“一带一路”环保合作信息共享平台,宣传生态文明理念,开展技术交流和科研合作。用5-10年时间,推动建设环保合作与交流基地、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基地,建成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的局面。
到2050年,生态文明理念、制度以及环保标准、技术、产业等全面“走出去”,区域生态环境环境显著改善。《报告》指出,“一带一路”将涉及大量项目投资,为打造绿色“一带一路”,建议建立国家环境保护对外援助计划,将环境保护作为其中重要支撑内容,与沿线国家共同开发一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项目,政府搭建起合作交流平台,我国企业紧随其后,承担其中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。
国冬梅还建议在“丝路基金”里分设“绿色丝路”基金,重点支持领导人环保合作倡议的落实,开展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环境综合信息调查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,有序推动重点国别、重点项目的开展和实施。更多详情:www.china1*** .www.china1*** .www.hn*** .www.zf*** 联系人:王经理 15938709939
一带一路宏起欧亚协作新格局推动布袋除尘器产业升级与
郑州电气设备相关信息
10月8日
9月30日
9月29日
9月28日
9月27日
9月26日
9月26日
9月25日
9月24日
9月23日